3月14日,美国媒体援引匿名消息称,中国可能正在建造与美军吨位相当的大型核动力航母。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全球关注,而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的回应简洁有力:媒体有关报道纯属猜测。尽管未直接证实或否认,但发言人强调中国航母建设始终基于国家安全需要和装备技术发展状况。这一表态既保持了战略模糊,又暗示中国在航母技术上的自主性和规划性。
爆点分析:美方选择此时释放消息,显然意图渲染中国军事威胁,而中方的回应则巧妙地将焦点转向国家安全与技术主权,既避免陷入舆论被动,又为未来的可能性留下空间
中国航母之路始于辽宁舰的改造,历经山东舰的完全自主化,再到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突破,每一步都标志着技术跨越。福建舰作为全球首艘非美军电磁弹射航母,其8万吨排水量和全电推进系统已接近美国福特级水平。军事有经验的人指出,中国航母研发遵循小步快跑策略,从滑跃起飞到电磁弹射仅用十年,速度远超外界预期。
数据支撑:目前中国三艘航母的总吨位已达22万吨,仅次于美国,而福建舰的舰载机出动效率比山东舰提升40%。这种迭代速度让美国海军情报部门评估称,中国造舰能力已是美国的230倍
核动力航母被誉为海上核堡垒,其核心难点在于舰用反应堆的小型化和安全性。中国已通过核潜艇和破冰船积累了丰富经验:2018年开工的核动力破冰船雪龙-2被外界视为航母核反应堆的试验平台。此外,中船重工在2025年战略纲要中明确提及核动力船舶,暗示关键技术已取得突破。
历史教训:法国戴高乐号因直接移植潜艇核动力导致航速不足的失败案例,让中国选择更稳妥的路径——先验证再应用。而美国福特级航母的电磁弹射故障频发,反而为中国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核动力航母不仅是军事工具,更是大国地位的象征。其无限续航能力可支持中国在远洋护航、海外利益保护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例如,2024年红海危机中,中国常规动力航母因燃料限制难以长期部署,而核动力航母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
国际视角:美国近年将60%海军力量部署亚太,中国若拥有核动力航母,可直接打破其岛链封锁。俄罗斯专家坦言,中国航母技术已甩开俄军两代,而印度耗时20年建造的4万吨级常规航母,更凸显中国速度的震撼性。
国防部强调考虑国家安全与技术水平,实则暗示两个关键信号:
1. 技术成熟度:中国或在等待核动力系统与全电推进、高能武器的整合,以实现一步到位;
2. 战略节奏:中美博弈加剧背景下,中国可能选择在台海或南海局势升级时公布核航母,实现政治与军事效应的最大化。
专家预测:004型航母或采用核动力+电磁弹射组合,搭载歼-35隐身舰载机和空警-600预警机,形成对美航母的非对称优势。
从辽宁舰到福建舰,中国用15年走完其他几个国家半个世纪的路程。国防部对核动力航母的不置可否,恰恰体现了大国定力——当技术成熟时,答案自会揭晓。而那一天,或将重塑全球海权格局。
有记者问:据多家报道,消息的人偷偷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准备在关税谈判中向其他几个国家施压,要求其他几个国家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以换取美方关税豁免。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答: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
随着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两国之间大宗商品的贸易流向正逐渐发生明显的变化:以大豆为例,分析人士指出,巴西有望进一步巩固中国最大大豆进口来源国的地位。美国大豆种植户警告,美国大豆可能将永远失去中国市场。
玩具业是美国遭受关税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对中国生产的玩具加征高额关税,意味着曾经物美价廉的玩具将变成“奢侈品”。美国商务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进口了价值177亿美元的玩具,其中75%来自中国。
近日,世贸组织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维拉被问到有关美国和世贸组织关系的问题时,笑谈这是一个“五年来一次”的问题。记者:“(美国)共和党众议员提出动议,要求特朗普政府让美国退出世贸组织,美国现在还在“船上”吗?如果美国退出,世贸组织如何继续运作?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今天(4月23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发言人介绍,窗口选择主要是依据任务需要研究确定。
中国台湾艺人黄子佼涉嫌持有未成年少女不雅影像案引发社会关注。此前,黄子佼一审获刑8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23万元)。
浙江宁波慈溪是我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出口美国的占比约16%。慈溪一家家电企业负责人和记者说,他们跟美国客户签署协议时,对方支付了30%的定金;而同规格洗衣机、冰箱的零部件通用性很强,能达到70%。因此,即便美国客户违约,他们也可将产品重新翻包后再次销售。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一些美国企业的成本大幅度的增加,一些小企业难以应对关税带来的冲击。在佛罗里达州,埃米莉·莱伊的小型文具公司正面临着十几年来最大的困境。埃米莉以未经国会讨论、滥施关税为由向特朗普等人提起了诉讼。埃米莉·莱伊在佛罗里达州的彭萨科拉经营一家小型文具公司已17年了。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小娄2022年12月29日这天,消失在大众视野许久的央视主持人朱军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则内容。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始于1900年的美国纽约国际车展,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客商。但今年车展前夕,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引发业内震荡。在16日车展开幕的当天,记者来到了车展现场,发现在“关税阴影”下,整个汽车行业似乎弥漫着焦虑情绪。
关注官方微信